A interesting piece written by 程介明 in 信報 today.
The piece is titled
教育=學習? (subscription required)Anyhow, he cited a few examples of how student who "did well" in education nevertheless learnt nothing.
Here are the examples... And my comments...
----------------------------------
第一個例子:我們在幼稚園學寫字,比如說寫一個「上」字。原來的意思,是學生一個一個字完整的寫。但是由於要「練」,因此一般要求要橫直十行寫一百次。大概是「熟能生巧」意思吧!
但是我們要是認真調查一些,現在很多孩子很「聰明」,他們是先「—」(一橫)寫一百次,再「—」(一豎)寫一百次,然後再「—」(一橫)寫一百次。效率很高,很快完成一頁,但是其實並沒有一個字。
(孫柏文 comment, "That was me! Division of Labour by process!")
----------------
第二個例子(以前在本欄也介紹過):一個中一的學生,英文默書 unseen(事先不知道的)一定零分;但是 seen(預先念好的)的默書可以拿到八、九十分。詳細追蹤之下,原來這位學生在過去的六年小學裏面,英文從來念不來,只會死記字母;大概是記憶力特強,因此只要前一夜背好,可以拿到八、九十分。要是即時由教師念出來的,一定寫不出來,因此零分。
這個故事對我印象很深:老師看到答卷,也以為這位學生不錯;學生拿到八、九十分,以為自己很不錯;家長拿到成績表,也覺得自己的孩子不錯。大家都會滿意,但是其實學生根本就什麼都沒有學到。
(孫柏文 comment, "I failed regardless of test format")
----------------
第三個例子,大概是十年前的事了。一位教師發覺中七經濟學的班上有一位學生,寫的東西不成文章,一塌糊塗根本不知所云。一查之下,這位學生原來中五會考經濟學拿的是C,屬於不錯的「良」等。
研究下去,這位學生說:「我很感謝中三的時候的經濟學老師。她對我們說,經濟這一科,要成績好,答案裏面『點子』(points)就要多;因此,不管如何,要把可以放進去的東西都放進去;因為不對的「點子」是不會扣分的。」當年改卷子,往往只看「關鍵詞」(keywords)給分。這位學生採取的「泥沙俱下」的大包圍策略,果然奏效,於是拿了個C,其實沒有學到多少經濟學,到了中七就原形畢露。
(孫柏文 comment, "I wasn't that smart... But this kid could work in an investment bank... He sure knows how to game the shit out of the 中五會考 system... aka in Cantonese 屈爆機啦!會考都卑佢屈爆,Moody's、S&P is nothing!!")
----------------
第四個例子,香港的學生在國際比較和國際競賽之中,成績非常突出,往往還獨占鰲頭。但是我們從事數學教學的同事說:香港的學生懂得「算數」,但是不懂得「講數」。
就是說,學生能夠計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是講不出這個過程其實是在做些什麼,也講不出為什麼要這樣計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嚴格來說,學會了計算,但是其實沒有學會多少數學。
(孫柏文 comment, "識「講數」?「講數」叻仲要卑人話:「條友淨係識吹水。」")
----------------
第五個例子,最近教育局提出教學語言的「微調方案」。議論紛紜。有些議論也許是經不起推敲的。一說是用粵語教學學生容易掌握知識,這是理所當然的;難道用英文學習物理比用中文學習物理更容易?但是現在的世界,需要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外,也能(比如說)看得懂英文的物理文字,因此可以在網上拿到許多隨手拈來的知識。
我的理解,現在的「微調」,就是為這種學習開一個窗口,並不是要把物理的教學語言專為英文。另一說是接觸各科的英文材料,並不會改善學生的英語。那就是說,學好英語就是學好英文科;那是一種相當奇怪的說法。
(孫柏文 comment, "All I can say is our education system is Hong Kong's most powerful contracep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