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0, 2007

英鎊倖存 靠德總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孫柏文仲係個中學生,就讀港島區一間「國際學店」。我間中學不論師生,都充斥住大批前宗主國嘅人,所以當年我都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呢班生番嘅起居飲食同文化。

佢 哋其中一個匪夷所思嘅習慣,就係每當前宗主國參加任何大型國際運動錦標賽,不論係木球、欖球、足球等等,面對一定不能奪標嘅情況之下,都會喺每一場賽事進 行當中,不停地、重複又重複咁大叫「two world wars and one world cup」。呢句說話,當年幼小的我仲估係前宗主國嘅球迷,用嚟提醒球場上嘅運動員要全力以赴,為曾經打贏過兩次世界大戰,同贏過一次世界盃嘅大英帝國出盡 全力。

今時今日,我已經比較懂性,所以先至明點解班生番要大叫「two world wars and one world cup」。原來,係班生番為咗互相安慰,知道英格蘭次次都遲早出局,所以就擺出呢碗心靈雞湯,提醒自己大英帝國以前有幾咁勁!

喺 九十年代初,除咗運動之外,其中一個對班前宗主國人有深遠影響嘅事件,就係英鎊喺92年9月大跌。當時由92年9月嘅2.01美元,跌至最後93年2月嘅 1.42美元兌一英鎊,跌幅差啲30%。相信大家都知道,今日英鎊已經重返當時高位,不過我想講番呢件事嘅原因,唔係因為英鎊「返家鄉」,而係想講點解仲 有英鎊呢個貨幣。年輕一代,已經對「馬克」、「里拉」、「法郎」非常陌生,不過就知乜嘢係英鎊。

如果大家記得喺1990 年,英鎊其實只兌1.6美元,之後大升特升嘅原因,係因當時英鎊同德國馬克掛鈎。掛鈎嘅原因,就係為咗建立「歐羅」呢隻貨幣鋪路。當時嘅「遠景」,就係只 要將歐洲貨幣互相掛鈎,到時機成熟就可以一次過用歐羅取替所有歐洲貨幣。不過因為英鎊喺92年9月脫鈎,所以到今時今日仲有英鎊冇被取替。

其 實,當年一英鎊由90年嘅1.6美元升至92年9月嘅2.01美元,唔係因英鎊強勁,而係因馬克節節上升,英鎊掛鈎所以先至搭咗順風車。咁大家知唔知點解 當年馬克咁勁?根據我當年「國際學店」嘅前宗主國老師講,原來當年蘇聯解體,西德總理科爾 Helmut Kohl眼見有機會,就宣布同東德合併。佢其中一個落實嘅措施,就係同時宣布東德同西德馬克以一對一嘅兌換率兌換。

不過,科爾冇察覺喺計劃 經濟中嘅東德,就算有現金都買唔到嘢,所以個個東德人嘅床下底都有好多東德馬克。當人人將東德馬克換成西德馬克時,就令到西德馬克嘅貨幣供應突然大幅飆 升,西德面臨通脹,西德馬克購買力受到威脅。如果大家對歷史有興趣,都知道德國喺上世紀20年代經歷過一場超級通脹,令希特拉上台,繼而爆發世界大戰,所 以現代德國人對通脹非常敏感。

當時嘅德國中央銀行Bundesbank,眼見貨幣供應飆升,就將利息提高去壓抑通脹。後遺症就係熱錢入,令 貨幣大升特升,令英鎊脫鈎,最後到今時今日仲有英鎊。大家可能會問:「推出呢個措施之前,科爾唔通冇諗清楚?」當年,被問及關於決定東西德合併細節嘅時候,科爾曾經講咗一句:「History will take care of the details。」就係咁,令英鎊得存。

4 comments:

  1. 孫柏文,

    九十年代初你还係一個中學生,
    喎..咁你未好細個,
    喎..你好叻呀!咁後生就寫專欄,
    我好喜歡你寫的野,好好看,好有料,好有見地.咁你正職有咩架?除了在萍果寫專欄,还有在其他地方寫嗎?

    ReplyDelete
  2. 咁你正職做咩架?

    ReplyDelete
  3. Part time writing

    Full time 溝女?

    HAhahHAhahahhaa

    And you?

    ReplyDelete
  4. 小弟才疏,一直聽到版本是受索羅斯衝擊才脫鉤,請問兩者有無關係,是雞先定蛋先? 請 指教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