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6, 2006

不要再鬧勾地機制吧!

今日,孫柏文首先想同大家講吓特區政府賣地嘅機制。政府作為特區大地主,喺提供新住宅樓宇方面,有多個途徑發放地皮,例如,免費提供地皮畀房委會起公屋,又或者賣地畀私人發展商起樓。而相信大家都知道今時今日,政府賣地畀發展商係用一個叫做「勾地」嘅機制。

不 過講「勾地」機制之前,我想同大家快速回顧以前政府點樣決定賣地,特別係點樣決定賣幾多地。由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至到97年特區被解放嘅13年, 因為聯合聲明當中硬性規定每年只可以售賣50公頃土地,所以香港政府亦毋須自己煩點樣決定賣幾多地。到特首董建華上台之後,因為推出「八萬五」政策成功 「冷卻」樓市,所以就算特區政府決定賣幾多地都好,發展商都唔會買。

最 後因政府用最嚴肅姿態,最遺憾態度,好得體咁「宣布」冇咗八萬五,所以政府又要重新諗吓點樣決定賣幾多地。政府知道97年前後硬性規定賣地數量或者賣樓數 量,一旦同市場需求有分歧,就會出現價格大幅波動。例如97年前賣得太少,樓市就出現泡沫,97年後賣得太多,就出現大跌市。所以政府為求唔想再做上帝, 獨斷決定供應,就推出「勾地」嘅機制,希望用市場機制去決定土地供應。

「勾地」基本上係需求主導供應,政府提供一籃子土地,設一個唔公開嘅最低賣價,如果發展商估計市民有需求,就攞嚿錢去問政府攞地。如果嚿錢比起政府嘅最低賣價高,政府就會攞塊地皮出來拍賣。其實,孫柏文覺得「勾地」機制,係一項97年後政府極少有「有經過大腦」,能夠運用基本經濟學去達到市場機制去決定供應嘅政策。令到唔會因供應同需求有分歧,而引至到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不 過,發展商多年來都投訴「勾地」機制「有好多問題」,其中投訴最多嘅係勾地「好難」。大家可能會話:「機制就係特登設計到要有某程度嘅需求,先至可以勾 地,如果發展商勾唔到地,只係代表需求不足。如果喺呢個情況之下都有地賣,就會推翻『勾地』嘅原意。」同意。不過,我相信天才橫溢、人才濟濟嘅地產發展 界,都深深明白呢個道理。

大家可能會問:「如果佢哋咁叻,點解又會話勾地好難?」其實,應該話發展商覺得勾地唔係「好難」,而係「好煩」。因為就算好似孫柏文咁 叻嘅人,都會睇錯,所以正當發展商低估咗政府所需嘅底價,而要再重新申請勾地,真係「好煩」。佢哋鬧「勾地」機制,我係絕對可以明白嘅。最後如果大家讀經 濟學嘅朋友有留意,政府嘅「自定車牌」計劃,其實同「勾地」機制非常相似。亦可以解釋點解原有車牌價格未出現大幅波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