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地鐵無啦啦宣布,佢哋會將地鐵車廂門關閉訊號嘅時間拉長。唔知道大家點睇,不過我公司就有好多同事討論呢個新措施。驟眼看,呢個新措施真係有少少「超低能、勁搞笑」,不過講畀大家知,呢個新措施絕對有科學根據。
地鐵做咁多嘢,最終只希望啲乘客可以「小心車門please mind the door」,而地鐵將地鐵車廂門關閉訊號嘅八聲「嘟、嘟」時間拉長,都係為咗達成同一目標。
其 實,我喺花旗國密芝根大學讀書嘅時候,有個同房喺我大學嘅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交通研究中心做研究。佢有日問我:「知唔知政府最能夠減低車輛衝紅燈嘅措施係乜?」我話:「燈位設影相機?」佢話,其實最能夠減低衝紅 燈嘅措施,就係將黃燈時間加長,就係咁簡單。咁啲相機,做乜?增稅收囉!
地鐵「嘟、嘟」聲其實同紅綠燈嘅黃燈,有異曲同工之用,應該令乘客更能準確地判斷究竟應該衝,定係唔衝,最後減少衝門嘅意外(圖)。所以地鐵今次可以話有做功課,超高能、冇搞笑。
估唔到地鐵有根有據,受教也。不過,我依然唔係好滿意呢20下響聲,原因如下:
ReplyDelete1. 響聲由車廂發出,但係目標卻係提醒車外乘客唔好衝門,我覺得頗為荒唐。如果馬路上行人過路燈原來係畀司機睇,咁又點呢?咪將紅綠公仔燈移斜啲囉!而地鐵,為咗外面啲人都聽到響聲,咪想響聲set大啲囉!
2. 呢 20 下嘟聲,係由即將閂門、到閂緊門、到閂晒道門都一路響。如果明明見到閂緊門,甚至閂晒門,都要係咁衝,咁你點都阻止唔到佢㗎啦。否則,喺好明顯無法上落車嘅情況仍然發出響聲,就係多餘嘅聲音滋擾。
3. 紅綠燈還好,除非盞燈壞咗,否則黃燈轉紅燈時,盞燈唔會發神經變返綠燈,然後先再轉黃燈紅燈。但地鐵車門嘟晒之後,車門閂唔埋開返或者未閂得住,時有發生。結果嘟完 20 次後,再嘟20次,我曾經喺一個站(太子旺角其中一個),閂門廣播足足5次,我就被足足嘟足 100 次之多。
4. 如果我覺得紅綠燈好煩,我可以選擇唔睇(當然我唔會)。但嘟嘟聲太煩,我冇得唔聽。地鐵,亦好難選擇唔搭。
所以,乘客判斷衝與唔衝,延長嘟嘟聲,或有作用,但地鐵咁多年間,站內廣播越來越多,亦係事實。前陣子我發現,一向地鐵電梯有盲人輔助設施間歇性地發出「咇」響聲,竟然又再喺電梯上落位頂安裝揚聲器不斷反覆播放「請緊握扶手」。香港未出現如美國般細路仔週圍走跣親個家長要告間舖冇擺地面濕滑牌嘅地步,地鐵又何需如此自保?
要乘客判斷應否衝門,我提供以下方法:
1. 站內本身有「列長即將到達」廣播,嘟嘟聲應該由呢個廣播系統發出。
2. 地鐵幕門外有黃燈,準備關門時閃閃下提醒車外搭客。
3. 月台上面嗰個顯示板咁耐以來最大作用就係顯示到達時間,何不顯示埋預計離開時間倒數?
4. 某些終點站月台(如油麻地),落到月台時電梯上方會有箭咀指示下一班列車開出方向。喺此面板下方安裝類以行人過路燈嘅計時倒數,俾乘客預知到站列車仲有幾多秒開出,是否「衝門」一目了然。然後將嘟嘟聲回復原本長度。不過地鐵唔咁做,卻找車內無辜乘客受苦。而且地鐵冇靜音車廂。
I am going to use this in a future column... probably sometime next week. this is good... hahahahahah
ReplyDeletegood analysis my friend. hehe
Shuen